新闻资讯
汉语言自考周周练,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的是从上古一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上曾经产生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作家和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出现了多姿多彩的体裁、题材、风格、流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潮流和文学理论, 内容极其丰富。
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一些相关的练习,巩固知识。
一、名词解释
1、吴歌:指《乐府诗集o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下游以建业为中心一带地区的南朝民歌,今存326首。现存吴歌多为女子的吟唱,生动而集中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与坚贞,相思的欢乐和痛苦,婚姻不自由的苦闷,以及对男子负心的怨恨等种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感情和复杂的心态。
2、西曲:指《乐府诗集o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以江陵为中心地区,包括其周围一些城市的南朝民歌。今存142首。西曲多写商人妇的相思离别和劳动者的爱情生活,题材较吴歌略宽,风格也更明快。
3、《敇勒歌》:乐府杂歌篇名。北朝民歌。敕勒歌辞系从鲜卑语译出。北齐高欢为周军所败,命斛律金唱此歌以激励士气。这首歌辞歌唱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风格异常雄浑朴质,不愧为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
二、论述题
1、试分别概述南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多数表现男女恋情。吴歌和西曲因产生的地域不同,情调和风格略有不同(见基本知识部分)。北朝民歌虽数量不多,题材却比较广泛。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描写北方的壮丽山川和游牧生活;二是表现了北方民族粗犷豪迈的个性和豪侠尚武的精神;三是反映了北方频繁的战争以及由此给人民带来的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的痛苦;四是反映了爱情婚姻生活。
2、试比较南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篇幅短小,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在语言上最大的特色是运用双关隐语,不仅使语言活泼流畅,而且使情思的表达也更加委婉含蓄。北朝民歌语言质朴刚健,风格粗犷豪放,自然清新,多杂言格式而以五言为主。
3、说说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的分类保存情况?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o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西曲两类,还有数量极少的神弦歌。此外《杂曲歌辞》、《杂歌谣词》里也保存了少量的南朝民歌。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o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里。多数为北魏、北齐、北周时期的作品,传入南朝,初梁代的乐府机关保留下来。
4、试简析《西洲曲》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西洲曲》是乐府《杂曲歌辞》里的一篇。南朝无名氏作,为五言体。因首句“忆梅下西洲”,故名。原为长江流域的民歌,后经过文人的加工。内容描写一个少女怀念久别情人的心理。作品通过带季节特征的人物活动的变换,层层递进地表现了一位少女从春到秋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笔触细腻,情思缠绵悱恻,顶真和双关语的运用是其手法上的显著特点。全诗三十二句,四句一转韵,流利宛转,声情和谐。《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的最优秀作品,也是其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5、试简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讲述了一位叫木兰的女子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立功之后不慕富贵退居乡里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她是古代人民理想的化身,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艺术上的成就:一是富于传奇色彩,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范例;二是出色地运用了民歌常用的复叠、铺陈排比等艺术技巧,比喻、对偶、反衬、顶真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效果;三是笔墨凝练,繁简得宜,句式以五言为主,杂以七言、九言,错落有致,声韵铿锵,富有音乐美。
汉中是哪个省
汉中是陕西省的地级市,也是***批准设立的中国陕西省唯一一个省级行政区,由汉中市、安康市、汉中市三个地级市合并而成,管辖汉中市、南郑区、洋县、勉县三个县,总面积2097.68平方千米。汉中地区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东北缘,古称巴国、天府之国;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地带。秦巴腹地、汉水上游三大水系之一嘉陵江发源于陕、甘两省交界地带的西牛贺州境内形成的汉江上游支流。境内河流纵横交错穿越汉中盆地。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类型。地处秦岭北麓中部偏东温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有汉中国家森林公园、汉中古长城遗址遗迹等。这里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1.地理位置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东北缘,秦岭北麓中部偏东温带季风气候区,地处秦岭北麓中部偏东温带季风气候区。汉中盆地东西宽约150公里,南北长约300公里,东西宽约60公里呈南北走向。汉水发源于西牛贺州境内形成汉江上游支流,横穿本地区而过,并最终汇入嘉陵江中。
2.面积和人口的数据
汉中市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地带,是陕西与甘肃、陕西、甘肃三省交界处最大的一个城市。境内东西最大距离179千米,南北最长距离43千米;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距离最长的地方;总面积2097.6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224245人。
3.人均 GDP
汉中市下辖4个区,9个县,1个县级市,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3.05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93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825.63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806.88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4.2%;第二产业增加值59.34亿元,比上年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7.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为54.7%。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9.02亿元人民币。
4.景点名胜
汉中市风景名胜区主要有:汉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留坝国家森林公园、武侯祠、南郑国家森林公园、青木川国家湿地公园、天梯、汉中国家地质公园、南郑区红星峡、略阳县天坑等公园、天汉长廊、佛坪、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世界地质公园:汉中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位于陕西省北部汉中市城固县境境内。是国家地质公园。自然风光类型多样,生态环境良好。汉中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两处:汉中国家森林公园。汉中地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处、市级自然保护区10处、县级自然保护区6处。汉中市文物保护单位264处、自然风景点152处、古建156处。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其中国家级3处):汉台区中国大熊猫栖息地国家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汉中武侯祠、古栈道遗址、石门国家地质公园、留坝国家森林公园、汉中市汉台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汉中长城博物馆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西官寨、汉中古长城遗址、西汉故城遗址景区、洋县太和宫、。